我们这篇文章还是比较简单的,主要是通过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主要了解这三首诗分别写了童年生活的哪些景象,然后再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来具体体会童年生活的乐趣。二类字认读咱们这篇文章当中的二类字可以说是非常非常的少了,虽然给了咱们这么多的字,但是其中有五个都是需要会写的那真正让我们要认识的,只有“溅”这个字。一类字书写我们这篇文章当中书写上面要注意“墨”下面是“土”;“拨”右面是“发”,不要和“拔”混淆了,我发现好多小朋友都分不清!“爽”先写左边两个撇、点,再写右边两个撇、点,最后再写竖撇和捺!(这个太容易错了,家长们一定要注意!)课文部分学习1.溪边问题1:“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好处呢?答: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溪水比作梳妆的镜子,把山溪比作绿玉带,突出了山溪清澈、平静的特点。问题2:“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这句话是属于什么描写呢?答:静态描写。溪水的绿,加上蜻蜓的红,相互映衬,塑造了一种静态之美。问题3:“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这句话是属于什么描写呢?答:动态描写。鱼儿上钩的一刹那,“静被打破了,溪水动了,人影碎了,人欢笑着,形成了动态之美。2.江上问题1:“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这句话描绘出怎样的画面?答:将孩子们比作鸭群突出了孩子们在水中嬉戏的热闹场面。问题2:“水葫芦”指的是?答:“水葫芦”本义是指多年生草本植物,诗中的水葫芦加上引号,不是指真正的水葫芦,而是指在水中戏耍的孩子,突出了孩子们的活泼,描摹了一群水乡孩子在水中嬉戏的欢乐画面。3.林中问题1:“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后松树很干净,没有灰尘,给人一种清爽之感。问题2:“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答: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一个个头戴斗笠的孩子,比作雨后钻出泥土的蘑菇,具体描写孩子们快乐的采蘑菇的情景。那么第18课《童年的水墨画》就讲到这里了,下期我们更新19课《剃头大师》。
1.活泼的小鱼。2.美丽的小鱼。3.五颜六色的小鱼。4.笨笨的小鱼。5.灵活的小鱼。6.机灵的小鱼。7.成群结队的小鱼。8.漂亮的小鱼。9.快乐的小鱼。10.无忧无虑的小鱼。
我是橙子老师,更多课文笔记、语文知识,快关注我吧~~
1、欢乐:欢乐的小鱼 2、成群结队:成群结队的小鱼 3、可爱:可爱的小鱼 4、自由自在:自由自在的小鱼 5、色彩斑斓:色彩斑斓的小鱼 1、欢乐 【拼音】: huān lè 【解释】:形容内心十分开心,高兴。【造句】。
1、(漂亮)的鱼儿。2、(好看)的鱼儿。3、(肥壮)的鱼儿。4、(欢快)的鱼儿。5、(可口)的鱼儿。
美丽的鱼儿、漂亮的鱼儿、活泼的鱼儿、快乐的鱼儿、机灵的鱼儿。作为在应试教育的考试中一项重要环节,填空题是囊括几乎每一门学科的试卷上的必有考题,其形式大概为,先给出已知条件。
摸鱼儿 动词 活泼的鱼儿 形容词
你好,这道题的答案是:(游来游去)的鱼儿,(快乐)的鱼儿,(机灵)的鱼儿。
1、快乐的小鱼在美丽的小河里游来游去。2、幸福的小鱼在清澈的小河里游来游去。3、灵活的小鱼在弯曲的小河里游来游去。4、鱼儿在清澈的水里欢快的游来游去。
引证解释: 冰心 《张嫂》:“老太太自己烹调,饭菜十分可口。”二、香甜 又香又甜。引证解释: 刘大白 《金钱》诗:“吃得香甜,而且油腻肥鲜。”三、新鲜 (刚生产、宰杀或烹调的食物)没有变质。
可以填如下词语:欢快的,美丽的,孤独的,惹人喜爱的,肥美的,受伤的,等等。
游动的鱼儿、嬉戏的鱼儿、戏水的鱼儿、往来翕忽的鱼儿、跃龙门的鱼儿、甩尾的鱼儿、木木的鱼儿、痛苦挣扎的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