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语句

端午即事古诗带拼音,端午即事古诗带注音

端午即事古诗带拼音?宋·文天祥《端午即事》拼音如下:duān wǔ jí shì 端午即事 wǔ yuè wǔ rì wǔ,zèng wǒ yī zhī ài。gù rén bù kě jiàn,xīn zhī wàn lǐ wài。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那么,端午即事古诗带拼音?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赠我一枝艾的拼音

篇一:端午日赐衣

作者: 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译文:

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香罗衣是细葛纺成,柔软得风一吹就飘起,洁白的颜色宛如新雪。来自皇天,雨露滋润,正当酷暑,穿上它清凉无比。宫衣的长短均合心意,终身一世承载皇上的盛情。

篇二: 端午日

作者:杨时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译文:

年轻时 ,每逢佳节, 总爱生出许多情感。现在老了 ,谁还有心思平白无故去感慨万千。在端阳这天, 懒得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惯,只祈望一盏蒲酒 共话天下太平。

鬓发是一天比一天增加了银白,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 ,年年应节而开。可叹在岁月面前, 圣贤也罢蠢人也罢都是瞬息过客。谁知道有几人湮没无闻 有几人名垂青史呢?

篇三:临江仙

作者: 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译文:

我放声吟诵楚辞,来度过端午。

端午即事宋文天祥古诗拼音版

端午即事这首诗的意思如下:

五月五日端午节这一天,请赠我一枝艾草。那些老朋友无法见到,新朋友也远在万里之外。我时刻怀着炽热的报国心,但鬓发却已经逐渐斑白。我想要跟随屈原的脚步,自沉于汨罗江中,却隔着茫茫大海。

端午即事的介绍:

是南宋文学家文天祥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正值端午佳节,诗人却因朋友都不在身边而愈发感到孤独。诗人满怀炽热的报国之心,却遭人诬陷;

本想以死明志,但为了使南宋王朝东山再起,他最终选择了和屈原不一样的道路,表现出诗人忠于朝廷、秉持忠义的执着精神。全诗感情跌宕起伏,情真意切,内容深刻,语言质朴。

作品原文:

端午即事: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文学赏析:

开头两句应题而来,点明端午佳节的民间习俗之一——赠艾、悬艾。一枝艾草给诗人的艰苦生活带来了一些快乐的节日气氛,但同时又让他感到了加倍的孤独。三、四两句紧接着叙写诗人当时的孤独处境。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由于国难当头,颠沛辗转,老朋友不能会面,新知音尚在万里之外,自己的一举一动难以为人所知,因此才遭到谣言的中伤,并为某些人所相信,致使自己的凛凛情操蒙受玷污。

端午即事宋文天祥古诗

五月五日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已酉端午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午日观竞渡

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午日处州禁竞渡

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五日(选一)

陈子龙

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

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

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五丝

唐 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端午日赐衣

唐 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

唐 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端午即事古诗解释

端 午[唐]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 午[唐] 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渡歌[唐] 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竞渡诗[唐] 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和端午[宋]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浣溪沙[宋]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菩萨蛮[宋] 陈义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端午即事古诗注音版

端午的词语解释是:我国传统节日,农历五月初五日。相传古代诗人屈原在这天投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天当做节日,有吃粽子、赛龙舟等风俗。也作端五。

端午的词语解释是:我国传统节日,农历五月初五日。相传古代诗人屈原在这天投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天当做节日,有吃粽子、赛龙舟等风俗。也作端五。拼音是:duānwǔ。注音是:ㄉㄨㄢㄨˇ。结构是:端(左右结构)午(独体结构)。

端午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农历五月初五日。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亦以纪念相传于是日自沉汩罗江的古代爱国诗人屈原,有裹粽子及赛龙舟等风俗。引《初学记》卷四引晋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_角黍。”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五花丝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今世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栋叶五色丝,皆汨罗遗风也。”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_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清赵翼《陔馀丛考·端午》:“古时端午亦用五月内第一午日,《后汉书·郎_传》以五月丙午遣太尉,又《论衡》曰,‘五月丙午日日中之时铸阳燧’,是午节宜用午日或丙日,后世专用五日,亦误。

以上就是端午即事古诗带拼音的全部内容,宋代词人文天祥《端午即事》。wǔyuèwǔrìwǔ,zèngwǒyīzhīài。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gùrénbùkějiàn,xīnzhīwànlǐwài。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dānxīnzhàosùxī,bìnfàrìyǐgǎi。丹心照夙昔,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351644088@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